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例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支原体病毒和合胞病毒,它们在病原中仍占据较高位置。同时,流感病毒也进入了季节性流行期,其阳性率出现上升趋势,尽管这一数字仍未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专家指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中国北方地区流感高发的季节。以北京为例,今年流感高发期较晚,自12月才开始。监测数据显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流感H1N1型。颜卫峰,北京市海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提到气候转冷时支原体出现大波感染,随后随着流感季的到来,尤其是进入12月后,流感病例明显增多,当前流感已成为首位,尽管支原体依然存在,但其发病率有所下降。
当前主要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支原体、衣原体、鼻病毒、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这些疾病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可能同时感染多种呼吸道疾病。颜卫峰主任强调,呼吸道疾病之间并没有所谓的共同免疫机制,即感染了流感的人仍然可能感染支原体病毒,反之亦然。这两种病毒有可能相互作用,导致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
目前,只有流感病毒有相应的疫苗。专家推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基础病患者、肥胖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因为一旦这些人群感染流感病毒,他们更容易引发肺炎或相关并发症,可能使原有基础病情波动,增加住院治疗的可能。
对于近期出现的流感后头晕症状是否意味着新毒株的出现,相关部门回应称未发现新毒株。不同个体对呼吸道病毒的反应不同,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症状。颜卫峰主任指出,即使由同一病原体引起的,不同人在症状表现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种毒株,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可能不同。
医生建议,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应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和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市民家中可常备解热镇痛类药物,但应避免重复用药,严格遵照说明书和医嘱用药。如果患者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或发病5天后未见好转,可能存在并发症或继发感染,应尽快就医。
除流感外,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近期14岁及以下人群中人偏肺病毒(HRSV)阳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偏肺病毒是导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主要症状与流感相似,潜伏期一般为3至6天。目前,尚未有人偏肺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人偏肺病毒在秋冬季较为常见,引发重症的可能性较小,公众无需过度担心,但应注意勤洗手、戴口罩、避开人群聚集或密闭空间等预防措施。
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不同,对应的治疗方式也有所区别。流感发病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病程通常为5至7天。支原体感染则以咳嗽为主,发热不明显或有低烧,症状较为隐匿,病程可能延长至两周以上,甚至一个月以上。合胞病毒、鼻病毒感染后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鼻塞、发热、咽痛等,一般一周后症状可好转。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039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呼吸道感染增多! 警惕新毒株引起头晕 (呼吸道感染增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例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支原体病毒和合胞病毒,它们在病原中仍占据较高位置,同时,流感病毒也进入了季节性流行期,其阳性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