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正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支原体病毒和合胞病毒的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流感病毒也已进入季节性流行期,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尽管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流感高发季节。以北京为例,今年的高发期较晚,直至12月才开始逐渐进入流行季节。监测数据显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流感H1N1型。北京市海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颜卫峰指出,随着天气转冷,支原体出现明显的感染高峰,而随着流感季的到来尤其是12月份后,流感感染明显增多,尽管支原体感染仍然存在,但其发病率确实有所减少。
目前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支原体、衣原体、鼻病毒、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这些疾病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即一个人可能同时感染多种呼吸道疾病。颜卫峰主任医师强调,不同呼吸道疾病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共同免疫系统,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已经感染了流感,他仍然有可能感染支原体,反之亦然。这种叠加感染可能会导致呼吸道保护能力下降。
目前只有流感有疫苗可供接种,专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基础病患者、肥胖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这些人群一旦感染流感病毒,较容易引发肺炎或相关并发症,也可能引起原有基础病病情波动,增加住院治疗的可能。
关于市民关注的流感后出现头晕症状是否意味着新毒株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回应称,目前尚未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的新毒株。医生解释称,不同个体感染呼吸道病毒的表现存在差异。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全身表现,这是免疫系统识别病毒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颜卫峰主任医师强调,即使是同一种病原菌,不同人表现出的症状也可能有所不同。
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和传染给周围人的风险。市民家中也可常备解热镇痛类药物,但应避免重复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医嘱用药。一旦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咳嗽、憋气、精神萎靡等症状,或发病5天后仍无好转,可能意味着出现了并发症或继发感染,需要及时就医。
近期,人偏肺病毒感染在14岁及以下病例中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偏肺病毒是一种会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等,与流感症状相似,潜伏期一般为3—6天,全人群普遍易感。目前,人偏肺病毒尚无疫苗和特效药物,治疗措施多为对症支持治疗。医生建议,秋冬季人偏肺病毒较为常见,但引起重症的可能性较小,公众不必过度担心,注意勤洗手、戴口罩、避开人群聚集或空间密闭的场所,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
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有所区别,例如流感发病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在5到7天。支原体感染发病后,以咳嗽为主,发热症状往往不明显,或有低烧,整体症状比较隐匿,病程时间在两周以上,严重者可能延续一个月以上。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发病后,主要症状是咳嗽、打喷嚏、鼻塞、发热、咽痛,一般一周后症状好转。
针对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流感发病后,除了抗病毒药物治疗外,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保持水分平衡等。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主要依靠抗生素治疗。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的治疗通常为对症支持治疗,如缓解咳嗽、退热等。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057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春季呼吸道感染多发季 警惕新毒株引发头晕 专家提醒密切关注健康 (春季呼吸道感染及虫媒病多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正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支原体病毒和合胞病毒的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流感病毒也已进入季节性流行期,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