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展、以及其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重要性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生产力形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发展,这表明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1227/d150f7ee29d3465db88d07ba56350222.jpeg)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展
今年以来,中国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启商业首航,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科技创新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这些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力量。为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努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地方实践的例子
各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实际举措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江苏无锡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三个特色优势行业,集中精力推动当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四川成都青羊区实施设备更新、智改数转、绿色提质、安全生产四大行动,积极利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对制造业进行提升改造。这些实践展示了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改革破除各种束缚障碍、打通堵点卡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例如,陕西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动存量成果、静态资源加速转化。重庆则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行动,布局建设首批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及职称认定,每年新增卓越工程师及后备人才超过1万名。这些改革举措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未来的展望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各地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我们期待新产业、新项目的萌发破土、转化落地,以及新增长点、新增长极的孕育、夯基成势。这将使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显现,新质生产力的故事将继续精彩。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地方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073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央广时评·坚定信心 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厚植新质生产力优势 (坚持时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展、以及其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