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q3.itc.cn/q_70/images01/20241227/633b994a2c8340d78c734ca09ecd64d5.jpeg)
在搜狐科技的《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第101期中,我们有幸与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石青进行了深入的对话。石青教授不仅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也是仿生机器人和生机电融合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并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过80余篇本文。
对话中,石青教授提出了几个关键观点,他认为虽然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技术门槛逐渐降低,但真正的竞争焦点在于应用层面的创新思维。石青教授预测未来机器人将能够识别人类的表情和动作,甚至揣摩情绪变化,生成相应的情绪反馈,以更自然的方式促进人机共情。最后,他还强调中国在机器人研究领域具有快速发展的潜力,得益于完善的制造供应链和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石青教授的团队最近开发了一款AI机器鼠,其外观和动作与真鼠高度相似,甚至能够散发出相同的气味。这一成果不仅在技术上打破了生物与机器的界限,还在社交互动上展示了创新的可能性。机器鼠能够主动与真鼠互动,通过不同的行为调节真鼠的情绪,这一实验为理解人与AI之间的社会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标题为“通过学习互动模式调节大鼠情绪状态的类鼠机器人”。
这项实验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机器鼠在克服生物系统内自然社会交互局限性方面的能力,也为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石青教授提到,这一技术的应用价值巨大,它不仅可以在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提供新的实验刺激手段,还能在管道巡检、消防等狭窄区域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机器鼠是否具备情绪感知能力,以及这种技术是否有可能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上,石青教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通过传感器的部署和生成式AI的应用,机器可以提升识别和推理判断能力。他预计在未来10年左右,机器人能够通过识别人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和身体动作等信息,揣摩人的情绪变化,并生成相应的情绪反馈,从而引导人类产生共情。
石青教授的研究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也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深刻的洞见。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仿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为人机互动和共情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预示着中国在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潜力和未来的突破机会。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096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的现代演绎 小鼠与机器鼠的奇妙爱情 猫和老鼠 (的现代演绎小说推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在搜狐科技的,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第101期中,我们有幸与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石青进行了深入的对话,石青教授不仅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也是仿生机器人和生机电融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