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英文技术社区中,对中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复杂的情绪,既有震惊也有不解。这种情绪主要源自两个方面的进展:一个是宇树(Unitree)推出的轮足式机器狗B2-W,另一个是开源MoE模型DeepSeek-V3。宇树在早期的发展中,产品形态和技术路线与波士顿动力非常相似,主要定位于低成本的替代市场,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从B系列开始,宇树的机器狗在灵活性上已经能够与波士顿动力匹敌。B2-W的推出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它采用了运动性更高但平衡性更难维持的轮足方案,取代了B2的四足设计,并在一年内完成了户外环境下的复杂地形训练,这让许多美国人难以置信,认为视频中的画面是CGI制作的。
波士顿动力在机器狗领域也曾尝试过轮足方案,并且测试过的方案数量远超宇树。尽管波士顿动力作为行业的先驱,却连保持一个美国公司的实体都困难。现代汽车在2020年以折扣价从软银手中收购了波士顿动力,而软银当时正面临巨额亏损,需要资金回流。软银则是在2017年从谷歌手中接管波士顿动力的,谷歌出售的原因是因为觉得项目太烧钱,难以承受。这一点显得非常荒谬,因为美国的风险投资系统对亏损的容忍度本来就是全球最高的,对于前沿研究的投资是非常常见的。但为何波士顿动力在如此地位下仍然被当作不良资产多次转手?美国科技行业普遍忽视了一个明显的问题:美国人,尤其是当下的美国人,从投行到企业,从CEO到程序员,从纽约到湾区,对制造业的厌恶已经变成了一种本能。
A16Z的合伙人马克·安德森在2011年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广为流传的文章《软件吞噬世界》,核心观点是边际成本极低的软件公司注定会接管一切,与其他行业相比,软件行业的指数级增长更具吸引力。安德森的观点并没有错,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趋势也证实了这一点,但美国人对软件的依赖最终会导致一代人丧失制造能力。这里所说的“丧失制造能力”并不是指对制造的兴趣或热情的丧失,而是指实际的制造能力。我最近访问了深圳的一家逆向海淘公司,他们的业务是将华强北的电子配件制作成可索引的结构化目录,并提供从采购到验货再到发货的全流程服务,最大的买家就是美国的DIY市场和高校学生。他们之所以愿意等待数周,通过中国人购买这些产品,是因为在美国本土找不到供应链。而那些学生也只有在读书时才有机会真正尝试制造一些东西,一旦进入大公司工作,就很少有人愿意亲自动手了。
软件终究需要硬件来运行,即使硬件生产的附加值不高,基于一手物理数据的入口,制造商在获得足够的工程师团队后,可以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而反过来则不行,长期外包的制造订单会导致产业链配套无法回流。因此,像多旋翼无人机和四足机器狗这样的新兴科技原型机通常还是由拥有试错资本的欧美生产,即所谓的“从零到一”的过程。而在“从一到十”的落地阶段,中国的追赶成果就会开始密集呈现,进入“从十到百”的量产之后,中国的供应链成本优势将变得不可匹敌。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最初在网上走红时,GoogleX的负责人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他已经与媒体沟通,希望不要让视频与Google的关系过于紧密,这种做法令人困惑,因为作为母公司,Google本应为此感到自豪,但却想要保持距离。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顾虑的来源,就是认为作为软件巨头的Google去从事制造业的工作太不体面了。当然,美国还有像马斯克这样的建设者,但要知道,马斯克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现在非常稀缺,而且长期以来不受主流科技界的欢迎,他完全是依靠逆常识的成就——造汽车、造火箭、造隧道——这些都是硅谷极力避免的事情——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名声。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13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AI技术迅猛发展 (中国ai技术世界排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最近在英文技术社区中,对中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复杂的情绪,既有震惊也有不解,这种情绪主要源自两个方面的进展,一个是宇树,Unitree,推出的轮足式机器狗B2,W,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