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2月27日电题:跨江越海再无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观察新华社记者吴涛、周颖、丁乐12月11日,跨越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海域的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自此,西至崖门,东至虎门,八门入海、气势磅礴的珠江口,跨江越海再无天堑之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联通的新进展,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的新注脚。随着基础设施深度联通、规则机制深层对接、市场一体化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一点两地稳步向前。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通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极大地缩短了珠海和江门之间的车程,也推动了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交通网的发展,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和粤西沿海地区的直连。这一进步,加速了大湾区城市群的高效互联互通,为大湾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的硬联通不断向着更深层次的融通前进。深中通道的开通、高铁的连接、以及横琴口岸的快速通关等,都体现了大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断进步。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城际铁路的贯通,连接了多个城市,使得城市间的融合更加紧密。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运营和在建的轨道交通里程超54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雏形已成。同时,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和香港港等亿吨大港的存在,使得珠三角港通天下。白云机场、香港机场等组成的世界级机场群,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四通八达的航空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还充分发挥了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例如,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胡祖杰就是首批获内地职称的港澳工程人才之一,这不仅意味着港澳人才在内地承接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享有与内地工程师相同的资质和待遇,也展现了大湾区在人才流动和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的开放和包容。
教育方面的融合也在不断推进。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创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学校采用香港学制,无缝衔接香港本地课程,在读香港学生占比逾90%。这些举措,不仅便利了港澳专业技术人员跨境来粤执业,也为港澳居民子女来内地求学提供了更多便利。
广东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聚焦要素跨境流动、营商环境改革等重点领域,不断推进与港澳规则机制的联通、贯通、融通。去年11月,粤港双方共同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并启动粤港跨境通办服务专区。迄今两地已推出服务事项150余项,通过香港智方便App绑定完成粤港在线身份认证用户近两万名。这些措施,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领域和范围正不断扩大。深圳河套率先开展数据跨境交易试点实现数据跨境传输,珠海市创新制定澳门医疗人员和药学技术人员专业资格在横琴执业办法,中山突破跨境贸易和资金结算难题实现港药粤产……这些举措,使粤港澳三地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制度之异不断转化为制度之利。
心相通今年10月29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专项活动的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季在星海音乐厅启动。这一活动不仅展现了人文湾区的新活力,也成为了音乐领域标志性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活动品牌。随着人文湾区建设,大湾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意的发展不断向前。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也在规则机制对接、市场一体化、文化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成果的取得,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区域内的人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遇。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143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2024年前沿洞察 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实践与挑战 (2024年前是什么时代)》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新华社广州12月27日电题,跨江越海再无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观察新华社记者吴涛、周颖、丁乐12月11日,跨越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海域的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