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文章从新华社记者吴涛、周颖、丁乐的视角出发,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互联互通、规则机制对接、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最新发展,以及这些进展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人文交流的促进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里程碑
文章首先报道了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这是连接珠海和江门的重要交通工程,将两地之间的车程从1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不仅提高了交通便利性,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联通的新进展,标志着珠江口区域的交通闭环彻底完成,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和粤西沿海地区的直连。
交通网络的完善与经济一体化
文章提到,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高效互联互通将得到加速,助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飞鸣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深中通道、高铁、横琴口岸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硬联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轨道交通的发展
文章还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城际铁路的贯通,这条铁路连接了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使得城市间的边界逐渐融合。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跨境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使得运营和在建的轨道交通里程超过5400公里,为“轨道上的大湾区”奠定了基础。
港口与机场的世界级配置
文章指出,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和香港港等亿吨大港让珠三角港通天下,而白云机场、香港机场等组成的世界级机场群让粤港澳大湾区四通八达。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发挥了交通开路先锋的作用,促进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
人文交流与规则机制的对接
文章还关注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文交流和规则机制对接方面的进展。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胡祖杰作为首批获得内地职称证书的港澳工程人才之一,意味着港澳人才在内地承接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享有与内地工程师相同的资质和待遇,这为港澳人才在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创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采用香港学制,无缝衔接香港本地课程,这些措施都为港澳居民子女来内地求学提供了便利。
政务服务的跨境通办
文章还提到了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的进展,两地已推出服务事项150余项,通过香港智方便App绑定完成粤港在线身份认证用户近两万名。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魏文涛表示,广东已将省内各地各部门对港政务服务纳入省级统筹,统一跨境通办事项目录清单,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市场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文章最后强调,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跨境流动壁垒的有序破除,使粤港澳三地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制度之异不断转化为制度之利。深圳河套的数据跨境交易试点、珠海市的澳门医疗人员和药学技术人员专业资格在横琴执业办法、中山市的跨境贸易和资金结算难题的突破,都是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
文化活动的举办
文章最后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季的举办,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专项活动之一,展现了人文湾区的新活力,为加强粤港澳三地人文交流、塑造人文湾区贡献了力量。
文章全面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人文交流,从规则机制对接到市场一体化,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进展和深远影响。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160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高质量增长的一线实地观察与分析 2024年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高质量增长的诗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本文详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文章从新华社记者吴涛、周颖、丁乐的视角出发,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互联互通、规则机制对接、市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