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题:中文热推动2024年中阿人文交流跑出加速度新华社记者李腾2024年的苏丹,武装冲突依然不止,但弥漫的硝烟没能阻挡年轻人学习中文的热情。
苏丹中文学习热潮的兴起,是中阿人文交流加速的一个缩影。在首都喀土穆以北约460公里的阿特巴拉市,一群苏丹中文教师自发成立了汉语培训中心。培训中心负责人阿提夫·哈桑表明,他们的目标是让苏丹社会了解中国文化,并帮助对中文感兴趣的人们。尽管培训中心筹办匆忙、条件简陋,但其受欢迎程度出人意料,目前中心已招收110余名学生,其中约60%来自苏丹战乱地区的避难者,针对这一情况,中心大幅降低了教培费。哈桑认为,苏丹人学习中文热情的高涨,与中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密切相关,中国在全球舞台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的日益认可,是学习中文热潮的直接原因。
苏丹阿特巴拉汉语培训中心的发展,只是阿拉伯世界中文热的一个例子。2024年5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提出构建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文热已成为全球南方合作框架下中阿文化和人文合作的显著标志。
中文热遍及中东各地,从金字塔大街家中到开罗大学校园的小巴上,埃及姑娘纳伊拉·苏努基每天不是埋头默诵中文课本,就是戴着耳机小声哼着中文歌曲。纳伊拉是开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受父亲——埃及知名中国事务专家塔里克·苏努基的影响,3年前选择了中文作为自己的专业。开罗大学2007年设立孔子学院,目前每年注册学生约4000人,相较于学院成立之初仅有不足30名学生,这是一个显著的增长。埃及在全国各主要城市28所高校开设有中文专业或中文课程,开办有4所孔子学院、2所孔子课堂。
纳伊拉的经历表明,中文学习并非易事,但她发现热爱这门语言和文化是学好中文的关键。经过3年的学习和锻炼,纳伊拉的中阿互译水平进步显著,已经能够毫不费力地听懂中国人讲话,并兼职翻译中文书籍。2020年9月,中埃双方签署《关于将汉语纳入埃及中小学作为选修第二外语的谅解备忘录》。两年后,首批12所公立中学中文教育试点启动。2023年10月,第二批10所公立中学中文教育试点启动。中文全面进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了从中小学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纳伊拉从中看到了无限机会,并计划毕业后开办汉语培训机构。
在北非地区,突尼斯自2019年迦太基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已有累计2000多名突尼斯学生在此学习中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海湾地区,阿联酋已有171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7.1万名学生学习中文;沙特阿拉伯中文教学已覆盖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国2024年还向沙特派出首批175名中文教师。
如今,22个阿拉伯国家中已有4个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或开设中文院系,13个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中文热加深了对华认知,随着掌握中文的阿拉伯青年越来越多,他们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网络平台上更加活跃。穆罕默德·吉哈德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后,选择留在中国发展。现在,吉哈德在中国外文局从事对外传播工作,同时也是中国投资协会文化交流部专家。他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64个作品,通过视频展示埃及古文明、用普通话为中国配音,收获大量网友点赞。吉哈德认为,尽管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但它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文章的详细分析说明表明,随着中文在全球南方国家如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提升,越来越多的阿拉伯青年开始学习中文。中文教育不仅促进了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为阿拉伯青年提供了新的职业机会和个人发展路径。中文热不仅是语言学习的现象,更是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个生动体现。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178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中文热潮引领2024年中阿人文交流新纪元 年终回顾 (中文热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题,中文热推动2024年中阿人文交流跑出加速度新华社记者李腾2024年的苏丹,武装冲突依然不止,但弥漫的硝烟没能阻挡年轻人学习中文的热情,苏丹中文学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