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减损: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约减损是增产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粮食全链条中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在节粮减损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探讨如何通过节约减损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政策背景与目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的发布,为节粮减损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目标,即到2027年底,将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
生产环节的节粮减损: 在生产环节,中国通过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手操作技能培训等方式,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加强粮食机收减损。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3%,小麦、水稻、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分别降至1%、2%、2.2%。
储运环节的节粮减损: 储运环节中,科学管粮成为减少损耗的关键。新粮直接烘干、恒温存储等措施减少了粮食损失,提高了品质和售价。全国已建成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烘干、清理服务,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加工环节的节粮减损: 在加工环节,创新加工工艺提高小麦出粉率至90%,保留更多营养物质。相关部门将推广粮油适度加工新工艺、新设备,加强粮油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粮食加工损失,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
要素投入与长效机制建设: 粮食节约的实现,离不开要素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健全节约粮食的长效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公路的新建改建,提高了粮食运输服务水平,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技术创新与农机性能提升: 技术创新和农机性能的提升是降低农业生产环节损耗浪费的重要措施。例如,使用复式条播机可以提高小麦发芽率,增加产量。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持续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以提高农机性能,确保丰收。
结论: 节粮减损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中国在全链条节粮减损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还能够促进粮食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241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全民行动 共同守护中国饭碗的稳定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全民行动共同反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节粮减损,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约减损是增产的重要手段,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