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技术的发展与国产化是近年来中国工业领域的一大突破。曾经,这一关键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不懈努力,不仅打破了技术壁垒,还成功降低了成本,使得国产盾构机价格降至每台不到3000万元人民币。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每10台盾构机中就有7台来自中国。这一转变不仅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也展示了中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2024年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汇聚了2700余项科技成果,这些项目由200多所高校精心挑选,具有较高的转化应用价值,吸引了2700多家企业参会。天津大学的徐佳毅和南京工业大学的马卓骏都表示,这样的平台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帮助科研成果更好地落地。交易会的目的不仅是为校企双方搭建洽谈交易的平台,更是为了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能仍有待提升。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志民指出,我国大学专利的实施率相对较低,好的学校可能达到15%以上,但不会超过20%,而一般学校可能低于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低10%到30%,这一差距导致了科技成果的大量浪费。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在于多方面。高校专利的实施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校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万件,占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一。《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化率为16.9%,产业化率仅为3.9%,远低于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的48.1%。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雷朝滋指出,高校教师申请专利可以获得高额补贴、资助和奖励,还可以用于职称评定、绩效奖励。这一政策刺激下,高校产生了大量没有转化价值的专利。这些专利申请时并非以转化为目的,而是为了应对学科评估、评职称等考核,导致科研人员很少考虑市场实际需求。例如,研究育种的成果产量高但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不行,这样的成果仍然难以转化。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于2020年出台意见,要求高校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大幅减少并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有条件的高校要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雷朝滋表示,现有的存量专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改革前产生的注水专利。同时,我国高校科研的评价导向普遍存在问题,许多学校在考核评价上仍然是本文导向,评教授需要多少篇本文,有多少篇基金项目。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政策的调整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有望逐步改善这一现状,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241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跨越学术到实践 探索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 (跨越学术到实践的成语)》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盾构机技术的发展与国产化是近年来中国工业领域的一大突破,曾经,这一关键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不懈努力,不仅打破了技术壁垒,还成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