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拿马城12月30日电(记者陈昊佺)的报道揭示了美军在巴拿马境内遗留未爆炮弹所带来的长期影响。2004年,巴拿马人萨比诺·里韦拉在科隆省皮尼亚区的雨林中不幸踩到美军未爆炸弹,导致9个孩子失去了父亲。这一悲剧是美军在巴拿马境内遗留军事废料问题的一个缩影,而巴拿马摄影师阿尔弗雷多·马蒂斯通过举办“未爆的炸弹”展览,将这一问题再次置于公众视野。
展览的启发源自马蒂斯在美军废弃建筑中发现的一个信封,上面标记着“未爆的炸弹”,而信封内却空无一物,这激发了他的好奇心。随后,马蒂斯亲自走访了多个美军未爆炮弹的受害者家庭,并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些素材最终成为了他展览的核心内容。
美军在巴拿马的军事活动历史悠久。1903年,巴拿马在美军的压迫下签订了不平等的《巴拿马运河条约》,由此美国占领的巴拿马运河区成为了一个“国中之国”。为了在运河区训练驻军,美军在巴拿马中部建立了多座训练靶场,但许多发射的炮弹并未立即爆炸,而是成为了后来的隐患。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规定从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面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美军也应随之撤出。条约的执行细则要求美国在撤军前清除一切可能威胁当地民众生命安全的物品。根据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2001年的报告,美军在巴拿马留下了约12万枚未爆炸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巴美两国政府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巴拿马环境历史学家吉列尔莫·卡斯特罗和社会学家洛德斯·洛萨诺参与了工作组。卡斯特罗表示,美方专家对未爆炸弹问题保持沉默,只有在巴方成员强烈要求时才会透露一些信息。他感到美方一直在拖延,意图在运河移交后再无牵挂地撤离。
美方撤离后,许多巴拿马民众搬入运河区居住。洛萨诺负责向民众普及未爆炸弹的危害。她回忆说,有居民将炸弹的雷管拆下用来炸鱼,还有人将未击发的子弹做成项链。还有一种装在水桶里的白色纱布被当作清理灌木丛的工具,后来发现这种纱布含有美军弹药中提取的白磷。洛萨诺指出,曾有儿童因白磷而死亡。
据巴拿马国家公园和环境基金会统计,截至2015年,已有21名巴拿马人死于美军未爆炸弹,另有多人因爆炸受伤或残疾。这些仅仅是美军遗留未爆炸弹中的一部分。二战期间,美国在巴拿马圣何塞岛进行了化学武器试验。2002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在岛上发现了8枚美国遗留的化学武器炸弹,其中6枚重型炸弹可能含有剧毒气体光气。直到2017年,在美国的多次要求下,这些炸弹才被销毁。
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卡斯特罗强调,这些未爆炸弹不断提醒着人们,尽管美国占领已经结束,巴拿马仍在为这段历史付出代价。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347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美军遗留未爆炸弹贻害巴拿马数十载 (美军遗留未爆炸的原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新华社巴拿马城12月30日电,记者陈昊佺,的报道揭示了美军在巴拿马境内遗留未爆炮弹所带来的长期影响,2004年,巴拿马人萨比诺·里韦拉在科隆省皮尼亚区的雨林中不幸踩到美军未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