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末时刻,多家上市银行公布了其高管2023年度工资的补发情况,这一做法揭示了银行高管薪酬结构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管理逻辑。本文将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银行高管薪酬的发放模式及其对银行治理和风险控制的影响。
高管薪酬补发概况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近期披露了高管2023年税前薪酬的补发情况。补发金额从数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其中平安银行副行长杨志群补发了高达269.95万元,而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补发了214.21万元,其全年税前薪酬合计为587.73万元,相较2022年的615.38万元有所下降。
薪酬发放模式
银行高管薪酬分两次发放的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激励高管,并约束其行为。这种模式允许银行在高管出现有损银行利益的行为或违规操作时,扣减乃至取消递延奖金。根据《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银行董高监等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会进行延期支付,因此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的薪酬只是其中一部分,其当年的绩效薪酬部分会在下一年度支付。
薪酬构成分析
银行高管薪酬的发放由一次性发放与递延发放两部分构成。一次性发放涵盖基本工资以及部分年度奖金;递延发放则包含长期股权激励以及剩余的年度奖金等项目。例如,平安银行披露了9名高管2023年度税前薪酬的其余部分,其中副行长杨志群、前行长胡跃飞的2023年度税前薪酬其余部分均超过200万元。
绩效薪酬延期支付
平安银行在公告中提到,根据相关规定,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将进行延期支付管理,且绩效薪酬将在未来3年分年延期支付。民生银行也披露了2023年度高管税前薪酬其余部分情况,董事长高迎欣的总薪酬为587.73万元。
薪酬扣回调整情况
在光大银行的情况中,包括副行长、工会主席齐晔在内的五名高管合计补发了285.77万元。原纪委书记董铁峰的薪酬被扣回调整,光大银行未具体披露扣回调整的金额以及原因。根据光大银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对存在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范围内风险超常暴露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会追索扣回其相应期限内的绩效薪酬。
薪酬追讨机制
不少银行已经建立了薪酬追讨机制,一旦高管或者普通员工违法违规或出现风险问题,他们的绩效工资可能会被追回或扣减。例如,招商银行2023年追索扣回绩效薪酬共计4329万元,涉及员工数量达4415人。中国银行也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2023年该行共计对205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
结论
银行高管薪酬的补发情况不仅反映了银行对于高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体现了银行对于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的重视。通过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银行能够更好地管理高管行为,确保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365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2023年高管工资补发风暴 银行界再现薪酬波动 (2023年高考人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在岁末时刻,多家上市银行公布了其高管2023年度工资的补发情况,这一做法揭示了银行高管薪酬结构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管理逻辑,本文将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银行高管薪酬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