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90后和00后妈妈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她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受限于个人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很多妈妈们在实际育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感到力不从心。本文通过对资深幼教专家马建革老师的采访,详细分析了在带孩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敏感期和育儿问题,为新手妈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敏感期的认识与保护
马建革老师指出,0至3岁是母子依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孩子的安全感和愉悦感有着深远的影响。孩子在6岁之前会经历多个敏感期,如0至1岁的手口敏感期,孩子会倾向于啃咬物品、吸手指等,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1岁多的孩子喜欢抓人,用手抠洞洞、撕纸,这是手的敏感期。2岁多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执拗的行为,如坚持要自己关门、穿鞋等,这是因为他们进入了秩序敏感期。马老师强调,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敏感期至关重要,家长的保护和支持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反之,如果忽视孩子的敏感期,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磨蹭、杂乱无章等问题。
感统失调问题
马老师提到,现在90%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问题,这是一种由于大脑无法有效整合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而导致的儿童神经发育性障碍。感统失调包括听觉失调、触觉失调等,这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例如对父母的呼唤没有反应。感统失调还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掉字、漏字等问题。马老师建议,家长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自然环境,刺激脚底穴位,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同时,剖宫产的孩子由于没有经过产道挤压,触觉发育可能受到影响,需要更多时间来建立安全感。
父母与祖辈带养方式的差异
在带养孩子方面,马老师提出了父母和祖辈带养方式的差异。妈妈带养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强的安全感、自信和活泼的性格。这是因为妈妈更倾向于让孩子去探索和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例如,1岁以内的孩子通过咬小木勺、爬桌子等行为来锻炼触觉,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这种体验不仅锻炼孩子的感觉,也有助于孩子的记忆。马老师通过骑自行车的例子说明,身体记忆比大脑记忆更持久,因此让孩子通过身体体验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
新手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敏感期,给予孩子适当的保护和支持。同时,要注意孩子的感统发展,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自然,促进感统协调。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妈妈带养的孩子在安全感、自信和性格方面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妈妈们应该鼓励孩子探索和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37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新手妈妈全面护理指南 揭秘6岁以下儿童敏感期 (新手妈妈全面训练视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在当代社会,90后和00后妈妈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她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受限于个人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很多妈妈们在实际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