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平台算法的重要性逐渐被公众所认识,它们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信息传播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茧房、打榜买热搜、大数据杀熟等现象,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11月12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旨在治理网络平台算法中存在的信息茧房、操纵榜单、压榨骑手、大数据杀熟等典型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主任熊节,详细分析算法机制,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及其治理方案。
算法的黑箱特性及其运作机制
平台算法对于用户而言,往往是不透明的黑箱。用户只能看到算法呈现的结果,而无法了解其背后的运作机制。这种不透明性使得用户难以对算法进行监督和质疑。熊节通过两个例子来简单介绍平台算法的运作。
内容推荐算法
内容推荐算法广泛应用于各大平台,从APP的开屏广告到内容推荐,都是算法计算的结果。推荐算法的核心在于,平台尽可能多地收集用户信息,以便向用户推荐更准确的内容。平台通常会为用户贴上数以千计的标签,例如用户的兴趣爱好、节日庆祝习惯等。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流通,导致了信息茧房的形成。例如,如果一个用户对《黑神话:悟空》游戏感兴趣,那么他可能会被推荐大量相关文章和视频,从而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所有人都在关注这款游戏。这种偏见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偏执的想法在信息茧房中被不断强化和放大,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分裂。
外卖骑手派单算法
外卖骑手的派单算法是一个优化计算结果的例子。算法可以为骑手分配高效的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平台也会根据骑手的实际配送数据不断提高对骑手的要求,迫使骑手跑得更快以保持收入水平。这种现象不仅压榨了骑手,还加剧了骑手与顾客之间的紧张关系。
算法优化的目的性
算法优化的前提是确定优化的目的。这个目的并不是算法本身能回答的,而是由使用算法的平台赋予。如果平台的唯一目的是提高利润,那么信息茧房和压榨骑手等现象就可能成为不可避免的代价。因此,用户不需要理解算法的内部运作机制,而应关注算法造成的结果。如果结果对社会不利,就需要进行整改。
平台收集的信息和数据
平台需要从用户那里收集各种信息和数据,以优化算法的推荐和服务。这些信息包括用户的个人喜好、行为习惯、位置信息等。算法通过各种方式诱导用户提供这些信息,例如通过设置个性化推荐的选项、提供优惠券或积分奖励等。用户在享受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向平台提供了大量的个人信息。
算法治理的必要性
由于算法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数据压榨等问题,对其进行治理变得尤为重要。这需要监管部门、平台和用户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平台的算法使用;平台应负起社会责任,优化算法以保护用户权益;用户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合理使用网络服务,避免个人信息的过度泄露。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期待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公正的网络环境。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412-841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智能手机时代 熊节深度解析 如何警惕算法操控并维护个人自主选择权 (智能手机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近年来,网络平台算法的重要性逐渐被公众所认识,它们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信息传播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茧房、打榜买热搜、大数据杀熟等现象,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