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近期报道的网约车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提到了网约车存在的车内环境问题,司机们对于平台的抽成和收入减少的抱怨,以及一些人为了节省时间和多跑单而选择在车上睡觉的现象。这些问题反映了网约车行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挑战。
文章中提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已经对多个网约车平台企业进行了约谈,并推动平台降低了抽成比例。根据交通运输部2022年7月的数据,各主要平台公司公布的抽成比例上限是30%。这一数据与司机们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因为有报道称,此前有平台的抽成比例远远超过了这个规定比例。
记者在上海走访了多位网约车司机,发现司机们普遍没有在车上睡觉的打算。他们大多数在等待订单时,选择在车内看手机或下车透气。司机们表示,由于单量减少、成本增加以及平台抽成高,他们的收入受到了影响。例如,一位姓吴的司机提到,他每天工作约十六小时,流水大约五百元,平均每单收入在十五到二十元之间。他回忆起以前一天只工作八到十小时,收入能达到八百元。
平台抽成对司机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吴先生通过比对账单发现,乘客支付了约70元,而他到手只有约50元,这意味着平台抽成在25%至30%之间浮动。记者通过滴滴打车两次比对,发现司机到手金额大约是乘客付款的75%,这也印证了司机们的说法。
另一位司机杨先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提到,从前车少人多,现在车多但人少,生意不如以前。他回忆起过去生意好时,每天收入能达到七八百元,甚至一千元。但现在,即使跑了二十多单,流水也只有五六百元,且基本都是一口价或特惠车。
文章还提到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司机,他主要跑优享类型,不愿意接一口价或特惠车。他提到,有时候需要等待三四个小时才能接到一单。他算了一笔账,包括租车费用、电费和吃饭等,每天的成本至少需要300元。
关于网约车市场饱和的问题,上海市在2023年7月曾发布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的通告。据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数据,当时全市具有车辆运输证的网约车约有7.6万辆,5万辆。暂停办理运输证不会对市民出行造成较大影响。
网约车司机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平台高抽成、单量减少、成本增加以及市场饱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司机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监管部门的介入和行业自身的调整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来自作者[eeekj]投稿,不代表白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eeekj.cn/zixue/202501-852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白鹜号的签约作者“eeekj”!
希望本篇文章《记者走访 平台抽成多在25%~30% 问题 司机诉苦成本高 臭车 滴滴致歉网约车 (记者走访平台的目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白鹜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红星新闻近期报道的网约车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提到了网约车存在的车内环境问题,司机们对于平台的抽成和收入减少的抱怨,以及一些人为了节省时间和多跑单而选择在车上睡觉的...